現場提問:王書記,你好,現在靖江的老百姓都很關注機場軌道快線的征遷情況,想問下具體的情況?
王靖江:是的,機場軌道快線的建設是當前很多群眾都很關心的一件大事,也是省市的重點工程。前期,我們已經與地鐵集團、區級相關部門多次對接。近期我們就要召開機場軌道快線地塊的征遷動員大會,正式啟動征遷工作。征遷范圍涉及甘露村、光明村、東橋村三個村,涉及土地約620畝,農戶134戶,企業1家。在征遷的同時,我們也將同步啟動安置工作,計劃在集鎮規劃范圍內選址面積約57畝,拆遷55戶,騰出空間作為部分安置區塊。新的安置小區面積約11萬方,將投入約5個億,這對于我們靖江來說將是重大的利好和機遇,不僅讓靖江與主城區無縫對接,也將大大加快靖江城市化的進程。
這里我也介紹一下機場軌道快線的基本情況?;」斕攬煜呤潛U涎竊嘶岬鬧卮蠊こ?,是杭州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連接杭州主城區、火車東站、城西的一條大動脈,再加上串聯了城西科創大走廊、中部城市主中心、東部國際機場門戶樞紐,也是一條商務快線。將于亞運會前建成,全長59.167km,軌道快線在蕭山有5個站點,1個停車場,其中終點站在和停車場都在我們靖江,投入運行后預計跑一趟用時僅45分鐘,到時候,靖江與主城區的聯系將更加緊密。上班在城西,居住在靖江將成為不少市民的選擇。加上連通蕭山城區、世紀城及錢塘新區的7號地鐵線,靖江處于軌道交通的“十字路口”,位置優越、交通便利的優點將顯露無遺。
說到征遷,我馬上想到了前段時間靖江剛順利完成了一批安置房的分房工作,您能給大家簡單介紹下情況嗎?
王靖江:是的,主持人。我們在8月11日順利完成了靖江首個高層安置房首批391套新房的分房工作,112戶家庭領到了新房。
安置房是重要的民生工程,也是民心工程,我們也用心、用情全力做好這件民生大實事,我們投入了近5.2億用于靖江靖美華庭首個高層安置房的建設,著力把它建設成精品工程。靖美華庭位于集鎮最核心的地段,周圍學校、市場、公園等配套十分齊全,小區也在建設智安小區,小區內環境優美,綠草如茵,品質比周邊的商品房一點都不會遜色,我們接下來也要在小區里打造一個黨群服務中心,為群眾提供便捷的服務。
為了做好分房工作,街道成立了工作指揮部,制定了完備的工作方案,全心全意為拆遷戶做好服務工作。整個分房過程中,我們堅持“公開、公平、公正”的原則,全程嚴格監督,精心服務,整個過程非常有序、流暢、圓滿,得到群眾的高度評價。
下一步,我們將盡快啟動第二批分房,可以說,首批分房工作圓滿完成,離不開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和付出,更離不開廣大征遷安置戶的支持與配合,
借此機會,我要向大家說聲謝謝!
靖江有些路面破損嚴重,給出行帶來不便。請問,這些破損道路什么時候能修復?”
王靖江:靖江部分道路破損嚴重一方面是各種管道的鋪設施工的影響,另一方面也是靖江處在機場東大門,各種物流重型車的經過,給靖江的道路和交通帶來了很大的壓力。近幾年,我們都把道路建設列入政府民生實事工程,去年,我們投入1.2億對集鎮的四縱四橫八條道路進行了提升,集鎮的交通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。今年,我們對集鎮周邊破損比較嚴重的路段也進行了修復,比如我們投入了2000多萬對申達路東段進行了提升,目前正在施工中,預計10月份可以完工,另一條新港路(官界路-偉老線),計劃年底前要開工建設,不僅要把路建好 ,也要做好景觀提升。
當然,今年我們的重點是在農村“四好公路”的建設上,我們梳理出28條最迫切需要提升改造的農村道路,投入3000余萬元,按照四級公路的標準,全面提升農村的道路。自6月份開工建設以來,我們堅持設計一條、施工一條,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,全力搶抓工程進度,截止目前,累計已經開工建設道路有23條,占總工程量的82%。其中,已完成的有15條,力爭10月底之前全部完工,盡早讓群眾享受到便利的出行條件。
靖江在文化建設方面有什么做法呢?
王靖江:是的,文化是軟實力,也是一個城市的靈魂。讓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新時代精神接軌,讓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走進千家萬戶,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努力的方向,近年來我們重點做好了三個方面工作:
一是推進文化禮堂全覆蓋工程。近年來,我們先后實施了農家書屋、健身苑點、文化廣場、燈光籃球場等全覆蓋工程,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。在文化禮堂建設上,已有6個行政村的文化禮堂陸續創建成功,目前正在開展升星晉級工作,剩下4個村的文化禮堂將在今年11月迎接驗收,屆時將實現農村文化禮堂的100%全覆蓋。
二是培養各類基層文藝團體。我們吸收“草根”文藝愛好者,組建了包括戲曲、相聲、排舞、腰鼓、中華響扇、書法等在內的十大文體俱樂部,比如我們的安瀾橋社區,有腰鼓隊;我們甘露村,有夢之隊舞蹈社團;我們偉南社區,有臨空戶外社團,在此基礎上,我們精心打造核心團隊,組建了以靖東村文藝骨干為主的靖江東昇文化藝術團,他們以靖東村文化禮堂為訓練基地,擁有40位固定演員,2位主持人,是遠近聞名的人氣藝術團,也是區“星級品牌文化藝術團”,每年都舉辦多場次的主題巡回演出,非常受群眾歡迎。
三是傳承非物質文明。在我們街道,有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發揚,一項是絲綢畫繢,一項是蕭山花邊。這里向大家介紹一下,絲綢畫繢是一門古老的技藝,是杭州市級非物質遺產,它以絲綢為載體,要經過72道工序,全由手工操作完成,著名的《清明上河圖》即是它的代表作。我們靖江天緣布藝的葉建明、葉灃儀父女是蕭山區“絲綢畫繢”手工技藝的傳承人,他們匠心制作的絲綢畫繢手包,在杭州G20峰會作為國禮贈給東盟十國的第一夫人們,并亮相狗年春晚。今年2月份,沙特王儲訪華期間,他們又將絲綢畫繢作為國禮贈送沙特王儲一行。今年,我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,將在光明村建設一座絲綢畫繢的展覽館,預計在10月底之前建成,到時歡迎大家來參觀。而對于花邊技藝,我們專門成立了蕭山花邊傳承團,開展多項花邊系列培訓課堂并編寫了教材,讓這項非遺技藝更好傳承。
教育是靖江的一張金名片,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,在教育方面,靖江有哪些規劃?
王靖江:借此機會,要特別感謝靖江的教育工作者多年來為靖江教育做出的貢獻。近年來,靖江教育屢創佳績、捷報頻傳,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所有教師的辛勤付出,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。
在教育配套等硬件提升方面,今年以來,在區級領導的關心下,區級相關部門的支持下,靖江街道黨工委、辦事處也在積極謀篇,正在謀劃新建一所新的小學,規劃在新港路以東,占地面積55畝。我們也與規劃部門加強對接,爭取早日開工建設。同時,靖江三小、靖江二小等教育布局也將提上了議事日程。我們新建的第二幼兒園到年底前將完成土建施工,計劃到明年九月份開始招生。我們將與教育部門做好對接工作,加快提升教育配套設施,使靖江教育的軟件和硬件相配套,把教育這張名片越擦越亮。感謝網友對靖江教育的支持。
...
[詳細]